如今中国的科技巨头已经走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前沿,中国科技企业纷纷加速出海。伴随海外机构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的加深,中国技术已经收获了良好的“国际口碑”。
金融壹账通东南亚CEO陈敏如
谈及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业务中的优势与特色,久经海外市场的金融壹账通东南亚CEO陈敏如在采访中指出:创新速度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重要特质之一。她表示,中国消费者对新科技的认可度和风险偏好很高,大大压缩了从概念验证到应用阶段的时间。相同的技术,全球跨国公司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应用验证,但在中国可能需要不到一年。
过去22年,陈敏如一直在协助跨国企业和初创公司改善运营,制定成功的营销策略。她的麾下曾有来自美洲、欧洲、亚洲等背景各异的员工。因此,她深知金融科技在企业未来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正是这种高瞻远瞩让陈敏如于2018年加入金融壹账通,与同年设立的金融壹账通新加坡区域总部一起开启了“科技航海”之旅。在陈敏如的带领下,金融壹账通不断加快海外业务的发展步伐。目前,公司海外客户遍布近20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科技顺势起舞,科技之路持续深化
如果说以前“科技转型”只是一些金融机构锦上添花的可选项的话,那么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必修课。通过与东南亚地区金融机构的实际接触,陈敏如感受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中央银行正在积极拥抱新兴数字银行。长远来看,银行正在加大数字化投资力度。
据陈敏如介绍,菲律宾中央银行就曾专门为金融技术公司设立监管子部门,旨在推动并促进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也宣布将于2022年发布5个数字银行牌照。一系列举措提振了东南亚银行业和金融科技企业的信心,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为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东南亚各国中小企业群体发展迅猛,金融机构借助技术实施风险管理和欺诈管理,对端到端数字化Bank-in-a-Box以及智能贷款解决方案的需求很大。这对于拥有保险科技和全栈式数字银行技术整体式解决方案的金融壹账通来说是个好征兆。面对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机遇,金融壹账通不断深化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切实解决当地的金融需求。
在新加坡,金融壹账通与当地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合作推出壹企欣跨境数字化贸易平台,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消除跨境贸易困扰,扩大并利用服务生态系统。壹企欣平台对接新加坡和中国的B2B平台及合作伙伴。通过这个平台,新加坡中小企业可与金融壹账通旗下壹企业生态系统中的400万家国内中小企业对接,帮助企业把握数字化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菲律宾,金融壹账通持续深化与菲律宾联合银行旗下科技公司UBX的合作。2019年,双方共同推出菲律宾首个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平台――SeekCap。2020年疫情期间,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金融壹账通与UBX合作共同开发了Lazada商家贷产品。该解决方案于2020年9月上线,成功帮助大量中小微企业渡过新冠疫情难关,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借贷记录或无法提供银行通常要求的各类申请资料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无需提供繁琐的申请材料,Lazada商家贷可以让中小企业主的资金需求得到快速甚至即刻的批准,帮助线上个人商户备货,填补现金流缺口并为他们的其他业务需求提供资金。此外,金融壹账通还协助联昌国际银行持续提升位于菲律宾的数字银行功能。
在马来西亚,金融壹账通于2020年11月在当地设立全新公司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马)私人有限公司,并计划在大马组建一支本土团队,以期更好地服务当地金融机构。目前,金融壹账通在马来西亚的客户包含了一家全球保险公司和前五大银行中的三家本地银行。据悉,金融壹账通协助大马某前五大银行,开发了一款由eKYC提供支持的移动银行APP。这是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首次批准使用的eKYC解决方案,同时这也是大马境内首个由银行推出的、无需前往任何实体机构真正实现数字化在线体验的应用程序。在疫情期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系统,安全高效地开通银行账户。
多点并行输出技术,硬核科技加速出海
在陈敏如看来,金融壹账通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算长,业务拓展的策略仍然以熟悉本地市场和监管环境为主,与有相同目标的本地伙伴展开合作,提供相关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实现技术和专业的互补。
多年以来,金融壹账通充分拓展当地资源,技术输出已经涉及到更多领域。在ESG管理体系建设方面,金融壹账通携手新加坡交易所共建ESG平台,帮助新加坡上市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更加便捷,从根本上改变了ESG披露规则。这也标志着金融壹账通成为亚太地区ESG的先行者。
此外,金融壹账通积极同新加坡地区的学术机构展开合作,不断更迭自身技术能力。2019年9月金融壹账通与新加坡管理大学签署一项合作备忘录,通过概念验证来深入研究将量子计算用于分布式账本的特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研究,双方的研究成果于4月初在新加坡区块链协会组织的企业区块链线上论坛上公布。研究结果显示,量子共识机制和经典共识机制在同一价值方面需要相同数量的几轮确认,这意味着量子互联网、大数据,比如社交媒体和物联网信息等都可以加以利用来实现共识,而不仅仅是现有区块链为数不多的几百条财务交易。这将有可能让更多的财务领域(如贸易金融和未享受金融服务的人群)获得好处。
提到现阶段及未来的国际化布局,陈敏如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向上销售和交叉销售,优化和改善适合亚洲金融机构的产品,加强在亚洲的端到端开发能力,能够在深度和广度上为国外客户部署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通过不断深化落实‘整车制造’战略,在东南亚市场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